鄭州棉花期貨價格上漲受惠于倉單缺失
在平穩棉價的主旋律下,19000元/噸的拋儲價已然成為鄭棉市場強有力的支撐。自2012年12月31日棉花價格觸碰到18870元/噸的低位之后,一路小幅上揚。截至1月17日,累計上漲680元/噸。CF1301合約演繹的過山車行情,其主導題材源于倉單與持倉數量的失衡。跟蹤歷年倉單數據可以發現,12月份和1月份的倉單數量均屬于全年低點,但有效預報數量相對較大。然而現階段,鄭棉倉單及有效預報數量雙雙處于低位,且保持留出態勢。倉單供應壓力給CF1305合約帶來上漲動力。
國內20400元/噸的收儲價遠高于當前現貨及期貨價格,加之制作倉單要求嚴格,加工企業不論從價格還是成本方面考慮,均傾向于交儲,市面倉單數量趨緊預期得以加強。后期,如臨近交割月,倉單及有效預報數量仍在低位徘徊,雖然不會重演類似于CF1301合約的暴漲行情,溫和上漲卻是可以預期的。新年度棉花的第一拔行情可能由此啟動。
截至2013年1月16日,2012年度國儲累計收購本年度新花565萬噸,新花總產量的近78%流入國庫,嚴重壓縮了國內棉商的生存空間。除去春節假期,距收儲工作結束尚有一個月時間,收儲量或將再創新高。截至2013年1月6日,本年度累計公檢棉花611萬噸,其中5級及以下皮棉21.54萬噸,占當前已公檢皮棉的3.52%,而2011年度5級及以下皮棉約占公檢總量的5.3%,說明本年度棉花質量優于上年度。如延用2011年度的公檢結果,2012年度5級及以下皮棉產量約為38.2萬噸,由此可推導出,市面上流通的5級以上新花約為118.8萬噸。按2012年度國內棉花平均月消費量64萬噸計算,流通新花數量不足國內紡企兩個月的用量。2012年同期,國儲收購量僅為234萬噸,2011年度棉花產量為725萬噸,公檢5級及以下棉花總量為38.4萬噸,由此可知,2012年同期市面上流通棉花數量約為450萬噸。對比兩年數據可以看出,目前棉花現貨供應壓力大于2012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