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拋儲新棉花并允許進入流通市場
近日,山東富民棉短絨獲悉,政府相關部門將從3月起拋儲部分新棉,并允許儲備棉進入流通市場。業內人士分析,若消息屬實,在當前棉市基本面偏弱的格局下,鄭棉期貨將面臨較大回調壓力。
據透露,此次新棉拋儲將按3:7比例進行,即拋售儲備棉中30%為新棉,70%仍為陳棉。值得注意的是,拋售的儲備棉將獲準進入流通市場,可以用于期貨、撮合市場交割。另有消息稱,2月底即將公布的下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格仍將維持在20400元/噸。
臨儲政策無疑對國內棉花市場影響巨大,1月以來,由于國家前期收儲大量優質新棉,期貨市場價格被動向收儲價靠攏,形成一波強勢反彈。不過多數專家認為,傳聞中的政策調整將對棉市形成明顯短期利空。
方正期貨分析師蔡平霞表示,近期棉花上漲主要是由于倉單不足,可供交割的棉花又十分有限,導致投機多頭熱情大增而空頭底氣不足。如果國家真的拋售新棉并在4月1日后允許儲備棉進入流通到期貨、撮合市場交割,那么1305、1309合約所謂的逼倉行情將不復存在,也就是說棉花會回歸到基本面上來。而目前國際棉花市場整體仍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特別是中國國內棉花庫存巨大,紡織出口形勢依然嚴峻,下游消費疲軟格局短期難改,以及內外棉價差過大有回歸需求等因素,決定了中國棉花價格基本面偏弱的格局,因此短期棉花回調壓力較大。
至于2月底將公布下年度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個人覺得對價格有一定的底部支撐,但就目前價位來說,影響不大,20400元/噸的價格在市場預期之內,是否會有調整就不得而知了。”蔡平霞稱。
春節臨近,目前國內的棉花收儲和拋儲工作均已暫停。截至2月1日,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累計成交6153100噸,新疆累計成交2515520噸,內地累計成交1941150噸。而上月啟動的棉花拋儲,截至2月1日,累計上市111.83萬噸,累計成交總量為39.17萬噸,成交比例35.03%。
上海中期分析師見驚雷指出,目前鄭棉期價的強勢,是結構性緊缺造成的,也就是現貨市場缺少棉花。當前的拋儲只針對5萬噸紗錠以上企業,所以難以解決市場的需求,造成棉花期貨價格上漲。“如果直接向流通市場拋售,限制越少,對價格壓制越強。這樣做也是明智的,可以緩解巨大的庫容壓力”。
當前全球棉花期末庫存依舊居高不下,市場人士認為2月中旬公布的美國農業部報告或繼續利空。而此前公布的1月報告顯示,全球庫存消費比再創新高,達到77.05%,中國庫存消費比達到了114.24%。這意味著,即使下年度中國棉花產量為零,國儲庫存棉花也足夠一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