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消費企業期盼紗線期貨
期貨日報7月24日報道:日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在北京舉行紡織下游企業“紗線期貨座談會”,相關行業組織負責人及下游消費企業代表共20多人參會。推出紗線期貨,形成公正市場價格并提供有效避險工具,成為與會下游紗線消費企業的共同心聲。
今年2月,大商所向證監會提交紗線期貨立項申請。之后,大商所便與中紡聯合作,開展紗線期貨課題研究,并于7月初組織紗線生產、流通企業座談,征求紗線期貨合約規則設計意見,此次座談則是面向下游針織、家紡企業征集建議。
來自江蘇、山東、廣東、香港等地的針織、家紡企業代表希望,交易所在紗線期貨開發中能充分考慮下游消費企業的不同需求,在合約設計體現標準化的同時,是否可以考慮將不同支數的棉紗關聯起來,形成一套產品體系,以適應棉紗市場需求特點,增強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果。也有企業代表認為,期貨市場的主要功能是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企業并不一定都要通過交割接貨,因此交易所選取具有代表性產品作為交易標的即可。另外,在設計紗線期貨合約時,交易所是否也應當把不斷增長的進口棉紗考慮在內。
參會的企業代表對紗線期貨交割質量標準及質量檢驗等也十分關注。中國棉紡協會副會長葉戩春認為,紗線期貨質量標準設計應遵循化繁為簡原則,現行國標中部分需要主觀測定、普通企業不太關注的指標可不納入。“在第三方檢驗方面,棉紡協會將與大商所密切合作,對各地質檢機構的儀器設備、檢驗能力進行全面考察,嚴格把關,保證第三方質檢環節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葉戩春說。
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認為,紗線期貨的標的選取和質量標準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盡量擴大行業參與度,“各項工作都做好了,對行業發展是‘正能量’”。
參會的企業普遍希望紗線期貨上市后交易所能嚴防過度投機,確保期現價格最終趨向一致,這樣企業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對此,大商所副總經理朱麗紅表示,紗線期貨開發將充分考慮產業需求,方便產業客戶參與,形成以產業客戶為主導的定價模式,更好地服務于產業發展。
中紡聯副會長高勇對大商所在紗線期貨開發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肯定,并表示上市紗線期貨是提高紡織行業市場化水平的必然趨勢。他還對后續紗線期貨研究中統計數據和市場實際數據的測算提出了建議。
中紡聯副會長夏令敏作總結講話時表示,在紗線期貨開發及其合約規則設計的過程中,交易所要深入調研了解下游消費企業的需求和關注點,從利于棉紡行業健康發展角度出發,方便紗線消費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定價和規避風險,促進產業發展。他希望交易所與中紡聯能繼續保持積極溝通和深入合作,進一步推動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