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種植機械化是根本出路
棉花用工多、機械化程度低是制約當前我國棉花生產的主要原因,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是根本出路。
采棉機是棉花全程機械化的關鍵環節。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0%的棉花是由機器采摘的,美國、澳大利亞、南美等農業發達國家機械化收獲率達100%;西班牙、保加利亞和希臘等中等農業發達國家的部分棉花也是由機械采摘;農業欠發達國家阿根廷和巴西等國機采棉技術發展較快。
目前,全國棉花種植面積在7000萬畝左右,2012年機采率僅為8.26%,且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區,黃淮海棉區機采試點僅剛剛開始。2013年深秋在山東濱州、濰坊、德州及河南安陽等地的機械采收試驗表明:摘錠式采棉機采凈率為87.4%—93.3%,采收效率為7—10畝/小時,含雜率約7.4%;指桿式采棉機采凈率為86.3%—92.5%,采收效率為6—8畝/小時,含雜率約為10.8%。
為解決我國棉花機械化的需求,山東省供銷社直屬企業天鵝棉機公司及其在美國的研發中心聯合國內知名研究所,經過5年共同研發,成功研制出完全民族品牌的采棉機。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依托行業科技專項也研制了復指桿式采棉機。上述兩企業還研發了配套的籽棉預處理裝置,采棉機采摘的籽棉,經籽棉機載、場地預處理裝置處理后,被送入人工手摘棉軋花車間,完成軋花直到皮棉打包的整個流程全部實現機械化。